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险业协会组织制定《自律公约》,既是深化行业协作、培育行业文化的主动探索,也是提升行业消保水平、维护良好市场环境的重要举措。
近日,现代中药龙头企业天士力宣布股东筹划控制权变更并随之停牌,引发了资本市场的广泛热议。虽然天士力在公告中并未透露控制权的转让方,但多数意见认为,国资接手的可能性较大。
目前,中药企业多由国资控股,近年来中药行业也呈现“国资进场”的趋势。据媒体统计,在当前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中药上市企业中,8家为国资控股,排名前六的企业片仔癀、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白云山、东阿阿胶也均由国资控股。
近年来,也有多个中药民营企业选择引入国资。例如,2020年4月,康恩贝宣布“易主”国资,控股股东康恩贝集团向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转让所持有的康恩贝5.33亿股股份;在2023年1月,华润三九斥资29亿元收购昆药集团28%股权并正式取得控制权;等等。
历史和政策背景
中药产业目前的“版图演变”,与其独特的历史进展有密切的联系。1958年,药材经营统一于国营医药公司。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医药体制不断改革,特别是1984年1号文件下达后,县内国家、集体、个体药材经营企业如雨后春笋,遍布县城。上世纪90年代,步长制药、天士力集团、康美药业、以岭药业等日后知名的民营药企开始涌现,同时,国企改革浪潮席卷全国。各地国营中药企业陆续改制,或在保持国资控股的基础上完成混改,或直接加入民营企业的队伍当中。而受两票制改革、中药注射液风波、原材料价格上升、带量采购等影响,许多中药企业净利润开始下滑,但又由于“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利好政策,中药产业的预期利润将有大幅上涨空间,在中医药行业格局重构之际,“国资进场”也就成了一个优质的选择。
政策背景上,也有明显加持。例如,在2023年8月的“中药产业链沙龙”上,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表示,中央企业要坚持传承创新,坚定文化自信,发挥资源优势和示范引领作用,加强在中医药资源研发、生产应用等关键环节的布局。国资委负责人的讲话,发出了“国资重视中医药产业”的市场信息。资本的嗅觉始终灵敏,在“做大做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鼓励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信号下,中医药资产作为“优质资产”受到青睐。
收购是国资和中药民企各取所需的结果
国资青睐中医药企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战略意义。中医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医疗价值和文化价值。国资控股中医药企业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
第二,产业潜力。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中医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中医药企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盈利空间,能够为国资带来长期稳定的收益。
第三,资源整合。国资可以通过控股中医药企业,整合行业内的资源,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竞争力。
第四,政策支持。国家对中医药产业给予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国资控股中医药企业能够更好地享受这些政策红利,促进企业发展。
中医药民营企业选择引入国资控股的原因包括:
第一,资金支持。国资通常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与融资便利,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融资困难等问题,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进行研发创新等。
第二,资源优势。国资拥有丰富的政策资源、土地资源、市场资源等,民营企业引入国资后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拓展业务渠道,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第三,规范治理。国资在企业管理和治理方面通常具有较为规范的制度和经验,引入国资有助于民营企业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
第四,信用背书。国资背景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一定的信用背书,增强市场对企业的信心,有助于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合作机会和资源。
收购是国资和中药民企各取所需的结果:国资方面,通过控股中药民企,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推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履行社会责任,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药民企方面,通过引入国资,可以获得资金、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借助国资的背景和资源,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发展的挑战。
对行业的利弊分析
国有资本对中药企业的收购行为日益增多,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医药行业的发展格局,其利弊值得剖析。
利益在于:
第一,有利于发挥国资央企的规模优势发展中药事业,提升我国中药产品的竞争力。例如药物发现与临床前研究、对生产过程的设计和扩大化,对生产流程的控制和监测,以及对产品质量反馈的跟踪和分析,通过多种方式极大地缩短药物研发时间、在生产方面实现数字化生产、在产品质量监管上增强质量控制并降低风险,而通过国资收购,此类技术效益可以通过国资网络共享,实现行业产品质量的提升。
第二,能够打造一条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中药产业链建设引导中药产业从点状的产业分布发展成链状的产业生态,聚焦于产业链健康长效发展的内功,打造适合产业链发展的产业生态,从共性问题、技术和设施上入手,从产业链上下游的重要“生态位”企业入手,从促进产业发展的人才和服务上入手,优化提升中药产业生态。
第三,有利于各地方政府深化改革,有利于推动地方政企分开、推动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私有药企的企业改制和国有资本的参与,可以进一步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和地方政府的职能边界。国有资本将更多地秉承市场化原则,关注企业经营效益,而地方政府将更多地专注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通过明确分工,促进政府职能和企业经营职能相对独立,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政府履职责任的透明度,也有助于深化地方政府体制机制改革。而国有资本以参股的形式深入到私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中,可以更好地向地方政府反映企业发展的真实情况,为政府提供更加准确的经济运行数据和信息。通过这种信息反馈,政府可以更科学地制定产业政策和调控措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第四,部分头部中医药企业重视研发、创新,有利于纠偏以往“重销售、轻研发”的情况,推动我国中医药市场向着规范化发展。部分优质民营企业在创新方面的经验,也可以通过加入国资行列当中,在国资系统内大力推广。天士力就是典型的创新型企业,2023年研发投入13.15亿元,同比增加29.49%。药企研发、创新的基础在于研发管线、人才、科研资源、研究设施,国有资本收购中药企业,将有助于发挥其系统内资源共享的优势,增强行业整体创新水平。
可能的弊端在于:
第一,市场垄断风险。国有资本收购中药企业可能导致行业内少数大型企业控制市场份额,造成市场垄断,限制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竞争空间,影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一旦国有资本与市场其他参与者形成“双重标准”,可能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在政策支持、资源配置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坚持协同合作,继续发挥龙头企业主体支撑作用”应当明确包括“重视中小企业的成长”的要素,一方面提升行业整体的门槛,优化供给;另一方面也需要龙头企业增强社会意识,在必要时为中小企业发展让步,乃至进行必要的扶持。
第二,创新受阻风险。医药行业具有“投入高、回报周期长、回报高”的特点,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会导致国有企业偏向于保守的经营战略。国资收购后的企业可能陷入传统经营模式和保守管理之中,缺乏创新意识和灵活性,导致企业在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创新能力受到抑制。因此应当扬长避短,除发挥头部中医药企业重视研发、创新的风气以外,在部分国资主导的中医药企业中,国资委应当科学设置“保值增值”的认定方式,以避免扼杀企业创造性,为企业加强核心竞争力留下富余空间。
(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教授)
举报 文章作者邓勇
相关阅读 天士力73亿易主央企,A股闫希军家族获巨额套现这笔买卖之所以受到外界关注,主要是交易双方的特殊身份。
08-04 23:41 华润三九:拟以62.12亿现金购买天士力28%股份华润三九:拟以62.12亿现金购买天士力28%股份
08-04 16:27 大模型已在打入中医药行业了!传统的中医药如何借助AI重塑研发智造 07-10 11:49 天士力:子公司获得盐酸达泊西汀片药品注册证书天士力:子公司获得盐酸达泊西汀片药品注册证书
07-08 16:09 年报解读:中药研发国内领先,天士力做对了什么? 04-15 18:16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